10年專業筆譯品牌?
10年數萬場口譯
專業留學移民翻譯
多語言網站翻譯
89種語言服務
翻譯公司通過對翻譯語言模糊性的研究,可以為翻譯理論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,同時也有助于翻譯教學。
1965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查德在《信息與操控》上宣布了“模糊集”一文,并提出了“含糊”(fuzzy)這一概念。自此以后,模糊理論廣泛應用于多種學科,言語中的模糊性也越來越遭到大家的注重,模糊語言學也逐漸開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。1979年和1980年,北京師范大學的伍鐵平教授先后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《外國語》上宣布了《模糊語言初探》和《模糊語言再探》兩篇文章,率先將含糊理論介紹到我國言語學界,并將它運用到漢語和外語的研討中。隨之,翻譯公司發現翻譯本來也是具有模糊性的,模糊理論對翻譯研討相同運用。
對模糊性概念的界定,當前還沒有一個結論。“模糊”一詞自身就有含糊性,含糊性是由于某些事物之間鴻溝不清而導致的。咱們能夠借用皮爾斯的定義:“當事物出現幾種能夠狀況時,盡管說話者對這些狀況進行了仔細的思考,實際上仍不能斷定,是把這些狀況掃除在某出題之外(proposition),仍是歸屬于這個出題,這時候,這個出題即是含糊的。”
作為語言的三大基本構成要素,翻譯公司對詞匯、語法、語篇可以很好的反映出這一模糊現象。趙彥春曾說過:“模糊是語言的本質特征之一,它存在于詞匯、句子及語篇等各個層面,這一模糊性使我們能用有限的語言表達無限的意思。”
對于詞匯的模糊性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。有些學者認為詞匯意義固定不變的;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既然意義是模糊靈活的,作為語句的基礎,詞匯也是模糊的。筆者認同第二種觀點,即詞匯具有模糊性。
自然語言中最常見的就是詞匯模糊。與“程度”、“范圍”相關的許多詞匯大都具有模糊性。我們將這些詞大致劃為四類。
第一:用來指具有接連性事物的詞。有許多事物本質是連續、鴻溝不清。當用語言來表明這些事物對其進行分類時,大家首要依據自個的主觀性,并沒有一個一致的標準。在這種情況下,許多詞匯就被賦予了含糊性,如用來指示時刻、色彩及年紀的詞。不一樣的國家對稱之為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的四季的劃分可以說是各有說辭,中國人通常喜歡將陰歷新年到三月稱為春天;而在英國,春天通常從陽歷三月二十一號到六月二十二號。
第二:主要是有比較級的詞,如形容詞比較級、副詞比較級,長/短、深/淺、大/小等等。這幾對詞的意思并不是完全或絕對相反的,它們的中間地帶是開放的,我們可以在其中間加入意義相近的詞匯。如大/小兩詞的意思就是相對的,一本大書也許會比一所小房子小得多,在這里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標準來對書本和房子進行比較,大與小的邊界是模糊的,它們同時屬于兩個范疇,是不能進行比較的。
第三:是那些無實際所指的詞。英語中的goblin(妖魔), unicorn(獨角獸), God(上帝)等,漢語中的觀音菩薩、王母娘娘、鬼魂等,這些都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,只是人們頭腦中的虛構。即使在現實中有影子可尋,也還是虛化的人物。什么是goblin?王母娘娘到底長什么樣?誰也沒有絕對發言權,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模樣。由此可見,這些詞的意義是模糊的。
所謂的含糊限制詞就是那些把事物弄得很模糊的詞語。世界上大多數的語言都具有模糊限制詞,模糊限制詞的運用會使一個精確的意義變得模糊。漢語中的“大概、左右、也許”,英語中的 “about, probably, perhaps”等都是模糊限制詞。當這些詞對語義清晰或基本清晰的詞語加以潤飾時,整個構造的語義就變得模糊不清了。